2008/5/15

智財法院審案壓力 超越德日

工商時報2008.05.15 【王尹軒/台北報導】


智慧財產(IP)法院即將在7月1日運作,為避免受理案件爆增,及來自地方法院轉送新件急速湧進,導致智慧財產法院審案速度變慢,司法院法官表示,IP法院法官重在專業技術判斷,其他屬於非技術層的專利糾紛,仍應由地院法官處理。

司法院統計,93年到95年地院智慧財產權案件收案情形,逐年快速成長,從每年3,500多件,增加到每年4,500件,因此,為加快智慧財產權案件審理速度,而催生成立智財法院。

司法院估計,智慧財產法院成立後的收案量,大約在2,500件到3,500件。初期僅配置8名法官,及9名技術審查官,但許多業者對智財法院的審案快速,報以極高的期待,因此智財法官壓力不小。

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調辦事法官李維心表示,智財法院未來只收新案,目前地方法院正在審理中的智財案件,不會因為智財法院成立,就移轉到智財法院,還是會由原承審法官審理完畢。不過,地院法官可判斷,是否要將受理的新案,移送智財法院。

依照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規定,每年受到案件未滿5,000,為第3類法院,法官配置數量較受限制。運作初期已選定8名法官,進入第二階段訓練程序。

以法官與受理案件數來比較,台灣的智財法院8名法官,年審3,000件,壓力比德國及日本高,案量太多,導致審案速度變慢。

司法院統計,德國「聯邦專利法院」配置61名法律法官,及57名技術法官,年審案量為3,000件;日本「知的財產高等裁判所」,配置15名法官、11名調查官,年審案量為550件到600件,均遠低於台灣智財法官平均審案量。

技術審查官方面,初期司法院將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借調專利審查官,預計9名,技術領域分布為:機械類4到5名、電子電機半導體類2到3名、化工類1名,及生技醫藥1名。

不過,原本智慧局審查官人力已相當吃緊,現又借調9名到司法院,若不及時補充審查人力,恐將影響未來智慧局在新申請專利、商標、舉發等案件的速度變慢,積案增加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