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8/2

助打專利戰 國內將設IP銀行

【鐘惠玲/台北報導】 中國時報 2011/07/17

  全球兩大重要智慧型手機品牌蘋果與宏達電專利權戰爭,再度凸顯 專利權布局重要。昨天經濟部政務次長林聖忠表示,為協助國內業者強化專利實力,經濟部技術處已與工研院成立專責單位,提供國內業者調處專利糾紛,也會成立智慧財產權(IP)銀行,可販售專利給業者,幫助相關產業發展。

  國際間科技業者,互告專利侵權,並不是新鮮事,但蘋果與宏達電互控專利權案,國內智慧財產權法學者表示,專利布局確實是台灣產業的阻礙,台灣是技術後進國,累積的專利較少,而美國蘋果的專利 能量比台灣廠商大,解決方法若光靠自己研發,力量相當有限,或許要找國際大廠,如谷歌(google)等大廠為「靠山」,尋求交互授權,盡量與競爭對手,維持專利「武器」均等狀態。

  「專利布局是場混戰」這位學者說,台灣的科技業與國外廠商已發生過多次專利侵權訴訟,被告的抗辯策略,主要有四項策略,一是主張專利無效,認為專利內容是大家都知道的習知技藝(prior art),不應成為專有技術;二是主張專利濫用,因專利制度是鼓勵創新,如果成為競爭策略武器,阻止其他人進入市場,就有失保護專利目的,三是透過結盟國際大廠,做為靠山,維持均等;四是透過競爭法抗辯,創造訴訟優勢。

  不過,學者坦言,這幾年來,美國的相關專利權判決,對被告多為不利,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(ITC)應該不會輕易採納專利濫用的看法。

  另有學界人士說,國內科技廠商可從競爭法角度來抗辯,當對方業者蒐集形成專利庫,若拒絕對我方合理授權,可能會被認定濫用,因此在台灣反擊提告,一旦對方遭認定違背競爭法,可能影響到其他地區的訴訟結果,形成骨牌效應,創造我方更多訴訟優勢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