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商時報 2011/04/05
【記者張國仁/台北報導】
經濟部及其所轄智慧財產局最近實在糗很大。3月間,由專利發明人或企業向智慧財產法院提起的14件專利訴訟中,8件經濟部及智慧局被判敗訴,敗訴率高達57%。智慧局審查專利事件及經濟部訴願委員會處理專利訴願事件,恐需檢討如何更精準,以免行政主管機關成為產業進步的絆腳石。
為鼓勵、保護、利用發明與創作,以促進產業發展,這是專利法主要目的,若智慧局對發明專利的申請、舉發認定有近六成正確性遭質疑,而經濟部訴願委員會無法適時予以糾正,一旦打起行政訴訟,又遭法院判決敗訴,不得不令人懷疑其審查與認定的專業能力。
司法院一名高級官員指出,行政訴訟中有關稅務的官司,人民打贏官司的勝訴率約僅10%至15%,易言之,財政部及其賦稅單位對稅務核課與罰鍰的認定,正確率在85%至90%間。但是發明專利的行政訴訟事件,行政機關的敗訴率比較高,的確有檢討研究的必要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,由審判長李得灶、法官汪漢卿、王俊雄及林欣蓉等法官組成的智慧法院第一合議庭,在所判決官方敗訴的6件訴訟,竟有3件在判決書主文中要求主管機關「應依本判決的法律見解另為適法處分」,等於是由法院代替行政機關,直接判定這3件發明專利 舉發事件的終局結果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